龍蝦眼衛星升空 港機構參與研究

龍蝦眼衛星升空 港機構參與研究

Table Of Contents

**[自主科技] **
[香港航天科技集團]

HKATG

「金紫荊」星座計畫於2021年分階段完成後,將成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十一個城市群,24小時全天候近即時動態監測系統,成為首個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城市管理基礎數據運營商

**自主科技**

上周,中國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一箭運載三粒衛星,其中包括了「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空間探測衛星,並成功入軌。香港航天科技集團宣佈,「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開展了未來「金紫荊」衛星星座在軌技術驗證。

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主要用於發射太陽同步軌道的對地觀測應用衛星,1999年至今發射了37次,只有1次失敗。較早前,中國以俗稱「胖五」長征五號,將探測火星的天問一號成功送入軌道。「胖五」是新液體燃料火箭,運力更大,年底前運載約8噸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

「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屬於空間科學的探測衛星,以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為首的研究團隊,包括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中國航太集團五院508所、八院805所下屬埃依斯航太科技組成,歷時五年研製。

衛星主要驗證X射線能段的大視場聚焦成像技術,特別以X射線能段,展開探測暗物質的信號。2017年6月,中國HXMT「慧眼」衛星在酒泉發射,為首枚X射線衛星;由於地球大氣層遮擋X射線,人類只能從大氣層外,才觀測天體產生的X射線輻射,衛星幾乎是研究X射線主要工具,近年中國X射線天文學,取得極大進展。

X射線亦用於研究「時域天文學」(Time domain astronomy);包括了暫現源(Soft X-ray transient),即短時間消失的天體,以及劇烈爆發的天體。不過,各國X射線監察器的視場太小,仿生龍蝦眼的聚焦光學系統設計,具高靈敏度和大視場,可作全天域監視。中國亦將發射衛星研究太陽爆發活動、太陽風與磁層相互作用、引力波電磁對應體探測等研究。

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設計過程,香港航天科技集團在基礎研究、工程與應用研發合作,成為內地與香港以商業模式,在太空探測的首次合作。

香港航天科技集團是本港首家商業航天企業,參與今次衛星研發,也為日後部署「金紫荊星座」奠定基礎,「金紫荊」星座為主被動混合式低軌高頻衛星星座,並融合光學遙感與合成孔徑雷達,形成不受雲雨天氣條件影響的全天時全天候,近即時動態監測體系,提供24小時覆蓋全球,重點區域少於30分鐘重覆訪問,軌道高度550km左右,空間分辨率優於1米,可用於監測移動目標、空間智能AI技術、動態變化監測等。

香港航天科技集團公佈指出,航天產業有潛力作為本港經濟增長點,預計到了2030年,全球航天產業達到近萬億美金的規模。香港航天科技集團於2019年11月,成為國際宇航聯合會認可的首家香港機構成員。

香港航天科技將會部署和運營「金紫荊星座」,近期與中國長城工業集團簽訂協議,開展「金紫荊」系列低軌衛星星座系統的設計、衛星設計、研制、測試、發射、在軌交付等。

「金紫荊」計畫於2021年分階段完成後,成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十一個城市群,24小時全天候近即時動態監測系統,成為首個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城市管理基礎數據運營商,遙感衛星可以厘米級的精凖,測量樓宇和基建沉降。衛星技術也在氣象、農業、能源、基建等帶來可觀回報。

香港航天科技與中文大學亦聯合申請香港創新科技基金,以自主研發的金紫荊星座衛星,推動「大」遙感技術應用在大灣區公共安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資源普查、環境保護等領域。

新科技速遞|   全球監管生成式AI日增   管治評估框架應運而生

新科技速遞| 全球監管生成式AI日增 管治評估框架應運而生

IBM宣佈與職業訓練局(VTC)合作,向 VTC旗下第14間機構成員「香港資訊科技學院」(HKIIT)提供IBM SkillsBuild免費教育平台。IBM香港區總經理潘鳳瑤(右)與香港資訊科技學 …

了解更多
生命科技初創求才若渴   師友計畫推動行業發展

生命科技初創求才若渴 師友計畫推動行業發展

(左起)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師友計劃導師倍靈科技行政總裁梁立慧博士、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執行總監黃槿、善覓行政總裁施明耀、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副教授張曉東 眾創時代 近年本港多家生命科技初創突圍而出, …

了解更多
堵截醫療物聯網攻擊   機器學習建數學模式

堵截醫療物聯網攻擊 機器學習建數學模式

PAN物聯網方案通過機器學習,即使是設備和威脅從未出現,亦可數學模型發現和防止潛在威脅。 醫療創新 較早前香港零售業受到勒索病毒攻擊,2019年全球醫療行業受網絡攻擊,估計損失高達250億美元,黑客 …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