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5G商業用途 華為跨越商業鴻溝

發掘5G商業用途 華為跨越商業鴻溝

Table Of Contents
胡厚昆

胡厚昆以「跨越商業裂谷,共創5G新價值」作主題發言,總結如何為5G發掘應用場景的經驗。

自主科技

疫情影響下,華為舉辦2020年「全球移動寬帶論壇」,移師到上海舉行,以「5G for Good,新價值新機遇」為主題,介紹流動通訊與不同行業的融合機遇。

中國5G網絡尋找商業應用,不少可供其他地區借鑒參考。華為受到美國打壓,但「全球移動寬帶論壇」仍有GSMA專家及國際運營商,產業上下游及垂直行業的代表,探討5G跨產業合作,分享5G+行業創新。

歐美受阻於疫情,5G部署停滯,全球部署5G的商用網路超過了110個,5G網站超過80萬個,5G手機出貨量超過60%。5G推出一年,全球用戶超過2億,3G和4G時代,分別只有32萬和40萬。

場景決定價值

中國仍領先5G的部署,國內5G基站超過60萬個,覆蓋300多城市。中國肯定已是全球最大5G網絡;從醫療到港口,從鋼鐵到電網,從礦山到製造,5G在中國已經應用到20多個行業。5G應用在自動化生產和機器人控制,部分港口類似天津,已用5G完全自動化。

華為受西方打擊,5G商用網絡訂單數量下降,甚至不及對手愛立信。不過,5G的真正考驗是發掘應商業用,比賽還是剛剛開始。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曾表示:5G是最有用的是ToB,不是ToC。所謂ToB就是指「面向商業」,ToC指「面向消費者」。換句話說,5G對企業最有用,而不是對個人。

能否發揮5G價值,在於商業應用能否落地。華為不單研究網絡基建,也具備建立系統和IT基建,甚至雲運算各種能力。換言之,愛立信、諾基亞、三星都缺乏類似的綜合能力,為不同垂直行業發掘應用場景。

5G價值上下求索

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崑,以「跨越商業裂谷,共創5G新價值」演講,並指出:「5G行業應用已經從技術驗證,走向商用階段。截至9月,中國三大運營商在5G創新項目,合計超過5000個,商用簽單超過1000個。」

如何發展5G商業用途,胡厚崑分享了華為4項經驗。

第一,從場景中尋找剛性需求。各行業擁抱5G意願強烈。但是,深入到應用場景,找到一些標準,篩選這些需求,才找到真正,值得大力投入的需求。華為提出四個標準,以甄別剛需:包括技術相關性、商業潛力、產業鏈成熟度、企業標準化程度。基於上述標準,華為識別一些典型場景,如遠端控制、視頻回傳、機器視覺、人員和設備定位,這些場景多個行業共用痛點,值得深度投入。

第二,網絡要適應不同應用場景。網絡是5G業務根本,網絡設備及網絡的「規畫、建設、維護、優化」能力,匹配行業多元化場景需求。

第三,5G行業終端,必須種類更多,成本更低。華為預測,2020年底,5G模組價格將降低到100美元,2022年底降至40美元。

第四,5G ToB需要建立新能力。越來越多5G ToB,已經與行業數碼化轉型需求結合一起。5G只是連接手段,但2B的數碼化轉型,需要顧及應用和架構,要求新的技術能力,包括提供連接、雲運算的運營、行業應用開發、端到端整合。華為以為這些能力,或有缺失,或者現有能力,無法滿足企業數碼轉型要求。

華為具備了以上各種技術平台,所以ToB過程能夠補充企業的技術不足。華為除了5G基建,作為整合和技術的供應商,失諸營運商的華為,也許能靠技術實力有所突圍。

Algorand進軍去中心金融 應對疫後金融形勢

Algorand進軍去中心金融 應對疫後金融形勢

Algorand為麻省理工教授Silvio Micali創辦,創新之處在其共識算法和區塊鏈平台,專注於安全性和易用性,已推出非許可區塊鏈,另一個項目名稱 Co-Chain 的許可之版本 金融創新 全 …

了解更多
AI完美融入中小學課程 

AI完美融入中小學課程 

福建中學附屬學校資訊科技科陳麒宇老師分享如何將AI融入學校課程。 眾創時代 人工智能(AI)面世後日漸普及化,透過處理數以億計的海量數據,基於統計系統深度學習,分析後作出相應決策。現時人面辨識或聊天 …

了解更多
中國顯示高速增長   AI加持後發先至

中國顯示高速增長 AI加持後發先至

聯想的透明 Micro-LED 筆記簿「Project Crystal」,可加入AR功能,仍只在概念產品,Micro-LED作為國內重點布局而大力發展,將改寫多個產業。 [新科技速遞] 中國、台灣地 …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