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轉移

科技轉移

Table Of Contents

[caption id=“attachment_15031” align=“aligncenter” width=“960”]HK-TECH-300 今次「HK Tech 300」參與包括學生、校友、研究人員,城大各個創業項目[/caption]

電腦J手記

本星期城大公佈撥出5億港元推行大型創新創業計畫「HK Tech 300」,擬3年內成立300間初創企業,平均每年推動100家初創;其他大學中人懷疑,有無咁多?

大學推動初創,原因之一係大學有唔少知識產權IP;據講城大注冊專利數量,更係全城最多,除咗城大學生創業,亦有不少研究計畫,亦可以商業化。雖然好多專利可能無乜價值,但300家創業則唔係無可能。

近年中大、科大、港大有唔少創業計畫,成功將大學IP研究,變成商業項目,城大推動類似項目,更多科研人員投入,有助提高城大研究氣氛。

今次「HK Tech 300」 鼓勵包括學生、校友、研究人員參與,甚至購買城大各項IP;城大各個創業項目,以往最有名氣可能係「水中銀」;今次城大介紹多個科究項目,不乏國際先進水平,甚至6G研究,大學排名不斷上升,可喜可賀。

以往大學IP商業轉化,必經科技轉移(Technology Transfer)部門,本港科技轉移最出色,可算香港科技大學,第一個案例,係經營互聯網項目嘅SuperNet,曾獲科技轉移處大力支持。而科大畢業生汪滔,創辦大疆創新舉世知名;李澤湘教授更可以講係科大嘅伯樂,除咗培養汪滔,亦提攜不少後進,有份創辦「香港X科技創業平台」,發掘唔少成功項目。

「HK Tech 300」鼓勵學生、校友、研究人員利用大學IP創業,並在過程給予支持,創科署向大學亦有TSSSU基金創業,加上各個創業園區支援初創,其實同時可申請多項資金,不過創業失敗機會相當高,即使有多個資金來源,亦唔一定成功。

科研人員開發IP,利用大學研究資源,以往大學傾向收取專利,結果有時太高,反不利研究人員創業。此外,大學科技轉移過程複雜,由教授創業成功率不高,近年大學透過兩個初創生態圈,幫手轉化大學科研,亦取得一定成功,亦推動轉移IP往商界。

大學主動加強科技轉移,理工大學據聞聘請科學園前高層過檔,城大亦已加強陣容,加強科技轉移能力,未來嘅IP轉移,應會愈來愈簡單。以前大學對IP價值估算,有時未必接近現實,從 IP到商業產品,又可能有一段長路要走。

[caption id=“attachment_15030” align=“alignleft” width=“283”]HK-TECH-300 「HK Tech 300」,擬3年內成立300間初創企業。[/caption]

城大率先主動鼓勵外間採用IP,又出書刊,介紹研究領域,如果收取費用合理,相信有更多人願意採用。本港大學研究質素高,大學鼓勵研究人員轉化IP創業,要畀研究人員更大自由度,轉移時唔好錙銖必較,莫講300家初創,3000家都有可能。

網絡安全| 流明科技主動安全服務   助企業應對各種網絡威脅

網絡安全| 流明科技主動安全服務 助企業應對各種網絡威脅

流明科技亞太區產品管理及安全應用高級總監謝偉杰指主動安全在數碼優先時代至關重要。 ** ** 近年不少企業實現數碼優先策略,在業務上使用雲端、邊緣運算、人工智能及物聯網等嶄新科技,令IT 基礎設施變 …

了解更多
虛擬CES

虛擬CES

**[電腦J手記][CES 2021]** 全球最大消費展CES 2021年初改為網上舉辦。 電腦J手記 遠程工作變成新常態,唔少租戶開始考慮縮減辦公室規模,即使共享辦公室亦減少。如果疫情後,僱員不 …

了解更多
眾創時代|   國內AI四小龍冒起   異軍突起開發者回流

眾創時代| 國內AI四小龍冒起 異軍突起開發者回流

姚期智奠定清華作為AI的重鎮,舉足輕重。2005年創辦「計算機科學實驗班」被譽為「全球最好計算機本科教育」,先後創立「清華量子信息中心」及「交叉信息研究院」,今年成立「人工智能學院」。 **[眾創時 …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