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各行各業如火如荼   作品代幣化成行成市

NFT各行各業如火如荼 作品代幣化成行成市

Table Of Contents
科技 X 藝術 – 超乎想像

「科技 X 藝術 – 超乎想像」數碼藝術展展出由本地插畫家及六名本地獲獎攝影師作品,以表達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訊息。

眾創時代

非同質化代幣(NFT)發行數碼收藏品愈來愈多,名人如Tesla創辦人Elon Musk和Twitter創辦人Jack Dorsey也發行NFT,本港多位藝人亦先後表示有意發行NFT。

NFT項目內容可謂無所不包從畫作攝影、歌曲、以至球員卡,最經典是數碼藝術家Beeple以近7千萬美元出售其NFT作品美國NBA推出虛擬球員卡「NBA Top Shot」,以籃球員LeBron James 的NFT籃球卡售價格竟達20萬美元。

新竹街口攻城獅

台灣籃球員「新竹街口攻城獅」也發行NFT虛擬球員卡,不過網上似乎仍乏球迷問津。

台灣籃球員發行NFT虛擬球員卡,「新竹街口攻城獅」與「ACE王牌比特幣交易所」也聯名發行「攻城獅傳奇」NFT球員卡,包括5位攻城獅的球員。新竹街口攻城獅為台灣的職業籃球隊,主場位於新竹縣體育館。

百事可樂也在市務推廣加入NFT為薯片品牌Lay’s與數碼資產平台Project Ark推出NFT項目Smiles by Lay’s」。

藝術品代幣化

近期本港也有多場推廣NFT的實體藝術活動,包括位於中環的首屆Digital Art Fair Asia(DAFA),展覽以「實體」及「虛擬」並行,展示超過40位國際及本地數碼及NFT藝術家作品。

數碼港聯同社群初創合辦「科技 X 藝術 – 超乎想像」數碼藝術展,展出多幅本地九十後藝術家何博欣(Vivian Ho)及多位攝影師,經NFT技術處理的作品;以及將藝術與音響科技結合的畫作音箱。

數碼港亦聯同 NEXXCREATE 舉辦「藝術 X 科技 大師直播分享會」,邀請音樂人陳奐仁分享NFT的發行經驗究竟NFT能否在藝術圈子成為新趨勢作為一項藝術投資還須拭目以待。

創作者享作品升值

數碼港首席公眾使命官陳思源表示:「憑藉香港作為國際文化及藝術中心的地位,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藝術科技發展。越來越多藝術界朋友亦留意到,創新科技例如延展實境(XR)及全息投影(Hologram)等,提供嶄新表達形式,亦可加強與受眾的互動,擴闊藝術創作空間。另一方面,數碼科技亦為藝術家提供更多發表和傳播作品渠道,例如NFT技術既能保護作品版權,同時讓創作者分享作品升值經濟效益。」

數碼港與初創 Articoin、KaChick 及 Digital Oasis 合辦「科技 X 藝術 – 超乎想像」數碼藝術展,於數碼港園區舉行藝術展至12月底,免費入場。Articoin 及 KaChick策展過 70 幅由何博欣及六名攝影師,黃遂心、蘇嘉進、李海濤、郭子祈、劉兆景及不動明王(Vincent Cheng)以香港情懷、生態或城市環境等為主題的作品,表達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訊息。

何博欣

本地藝術家何博欣(Vivian Ho)認為NFT技術可為藝術創作者提供多一個分享作品的方式,亦有助支持藝術家繼續創作

普及數碼藝術

展出的畫作及攝影作品都已進行代幣化,NFT加上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功能,可透過程式碼自動執行交易;每次交易,原創者可按合約條件分享收益,增加收入。

本地藝術家何博欣表示:「可持續發展及穩定的創作環境對藝術家而言非常重要。NFT 技術在藝術創作仍是非常新的概念卻可為藝術創作者提供多一個分享作品的方式;而透過每次作品交易,創作者獲得部分收益,亦有助支持藝術家繼續創作。」

Articoin創辦人林樹榮表示︰「透過今次展覽,觀眾可以了解NFT如何推動數碼藝術作品交易,保護版權同時,亦令藝術收藏變得普及。」數碼港初創Digital Oasis則以專利共振畫板技術製作畫作音箱,以將藝術品和家居音響二合為一,在有限家居空間,可同時享受視覺與聽覺藝術。

智慧城市| Achelous二氧化碳回收再造裝置 助碳中和及教育推廣

[智慧城市] 三廢即廢水、廢氣、廢渣是都市常見的問題,若處理不當會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甚至影響健康。從事環保服務的本港初創澤浩高純金屬有限公司(Achelous),自主硏發離子交換技術,以環保方式治 …

了解更多
疫情轉變消費模式 美國網購增長迅速

疫情轉變消費模式 美國網購增長迅速

**[企業轉型] [Adobe] [數碼消費]** 2 月 24 日至 3 月 21 日期 間,美國「網上落單門市取貨」(BOPIS) 的交易亦按年增長 62% **企業轉型** 美國受新冠疫情影 …

了解更多
物件儲存為何炙手可熱                    Metadata助發掘數據價值

物件儲存為何炙手可熱 Metadata助發掘數據價值

近幾年物件儲存大行其道,以往儲存集中在區塊儲存和檔案儲存,何以物件儲存突然受到注意? 顧名思義,物件儲存以「物件」(Object)為單位,而不是檔案或數據區塊。「物件」包括數據本身、元數 …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