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宇宙曙光

尋找宇宙曙光

Table Of Contents
JWST

JWST探測到宇宙起源大爆炸後天體發出光線,微波衛星可感測到大爆炸後約38萬年後的殘餘熱量印記,但當時星際仍未形成,JWST則可捕捉136億年前,首個天體發出的光線,黑暗時期首現的曙光。(圖片來源: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

電腦J手記

上星期,James Webb太空望遠鏡(JWST)順利升空,大約會在升空之後29日到達L2軌道,人類終於可在迄今最理想的位置,觀察到宇宙的起源。

L2軌道非常有起,因為太陽和地球之間的重力在5處不同的地方,引力剛好互相抵消,變成了空間中引力平衡點,稱之為「拉格朗日點」(Lagrange point)一共有五個,分別以L1 - L5命名,物體即使中間點沒物質,也可圍繞拉格朗日點公轉。

有趣的是,L2點軌道的中間空空如也,就正環繞著一個沒任何東西的空間點自旋,而且更加遠離太陽,離地球約一百萬英哩。JWST自轉的同時,亦與地球成一直線,環繞著太陽轉,因此其中一面不會受太陽、地球和月球的光線影響。

JWST可利用太陽能工作,JWST最重要任務則是觀察紅外線,工作溫度大約是負攝氏的255度,向太陽一邊,則以五層的遮陽板抵檔著太陽的灼熱,溫度高達攝氏88度,望遠鏡前後共相差了343度!

紅外線是觀察宇宙起源的最重要線索,JWST可觀察約136億年前,也就是大爆炸發生後的約一億至一億二千萬年,首個天體所發出的光線,光線經多年旅行,宇宙空間的不斷膨脹,天體當天發出的光波被不斷的拉長,出現所謂「紅移」現象的紅外線,通過測量光線「紅移」程度,也就是波長被拉長程度,就可推算光線發射出來的時間以及光源相距我們的距離。

JWST可觀察到已經拉長至近紅外或中紅外線的波段,JWST特別優化觀察上述範圍,可感測微小的紅外線,也是何以JWST必須極低溫操作的原因,紅外線也可觀察新形成行星和黑暗星雲等,呈現更廣闊的宇宙景像。

JWST的結構複雜,還要逐步在旅程中展開結構才能開始運作,過程可說是一步一驚心,整個張開過程涉及過百固定點逐一摺開,還可能遇上隕石的撞擊,這個花費近一百億美元的計畫能否完滿成功,還要拭目以待。香港太空館正舉辦稱為「銳眼探穹蒼 — 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展覽和講座,詳細介

紹JWST的各項科學探索。

https://hk.space.museum/zh_TW/web/spm/exhibition/specialexhibition/golden-eye-on-the-cosmos.html

不少天文發燒友,正熱烈期待JWST自遠方傳回訊息祈求JWST一平安,三十多年前升空的哈勃太空望遠鏡,一次又一次改變我們對宇宙起源的看法,JWST比哈勃又再強一百倍,更令人引頸以待。

JWST攜帶的探測器系統、機電系統、冷卻系統、光學系統和遮陽板,設計之精巧,可說是近代科技的最強結晶。究竟JWST龐大投資,會帶來怎麼樣的回報?能換回人類對自然界的一點謙卑,已經物有所值了。

智慧城市|ESG|碳中和|   節能減碳與混合雲 <strong>Hitachi Vantara實踐可持續發展</strong>

智慧城市|ESG|碳中和| 節能減碳與混合雲 <strong>Hitachi Vantara實踐可持續發展</strong>

(左起)Hitachi Vantara香港及澳門總經理蔡承智與技術銷售總監盧嘉騏攝於最新的香港辦公室。 [智慧城市] [ESG] [碳中和] 香港特區政府在《香港氣候行動藍圖 2050》制訂減碳排放 …

了解更多
混合雲部署攻略    以Near Cloud部署萬無一失   還要選對工具

混合雲部署攻略 以Near Cloud部署萬無一失 還要選對工具

Equinix具備了全球互聯的數碼基建,與公有雲和多種基礎設施互連,亦可連接企業到各地市場及合作夥伴,也可方便拓展混合雲和多雲策略。 Equinix全球連接無遠弗屆,Equinix Fabric就正 …

了解更多
疫情打擊供應斷裂  區塊鏈助重建業務

疫情打擊供應斷裂 區塊鏈助重建業務

**[企業轉型] [區塊鏈 Blockchain] [VeChain]** FoodGates等案例的成功,為唯鏈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助於供應鏈金融體系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效應用。 **企業轉型** 新冠 …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