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科技|  本地科企物聯網除濕技術          防青馬大橋主纜索生鏽

自主科技| 本地科企物聯網除濕技術        防青馬大橋主纜索生鏽

Table Of Contents
HKSTP
(左起) 恒澤節能有限公司總監董少樂博士工程師及交通基建管理合約有限公司董事及總經理張富枝攜手以智能除濕技術,防青馬大橋主纜索生鏽。

[自主科技]

香港標誌性的基建的代表作之一青馬大橋,直接通往香港國際機場之青嶼幹線顯要部分。大橋最高點長期處於高濕度狀況,主纜索表面容易生鏽。經過廿多年日曬雨淋後,妥善的維修保養是當務之急。本地科企SustainE的智能除濕方案,以物聯網原理監控及維持鞍座在最佳濕度,減低人手維修風險及成本。

跨越馬灣海峽連接青衣和馬灣的青馬大橋,主跨長1377米,連引道全長2160米,是行車鐵路雙用懸索吊橋。自1997年正式啟用通車後,這座行車及鐵路雙用吊橋,裝有溫度儀、風速儀、GPS定位多個監察系統,蒐集實時數據作預防性分析。由於大橋屬臨海建築物,預防鏽蝕是一重大課題。2017年曾要重新為纜索髹油,是當時最大型的維修。

防青馬大橋主纜索生鏽
工作人員在遠端監控介面,遙距監測及控制鞍座橋的空氣濕度及溫度。

根據路政署資料,大橋主要的地基是橋塔地基及固定主纜的沉重錨碇,橋塔高206米,相比港島商業區的商廈如180米高的匯豐銀行總行更高。橋塔是用滑模建造法建造,當橋塔建成後,以起重機將重型的鋼鞍座吊至塔頂合適位置。由於大橋最高點鞍座上的主纜會因為受力及轉向,並非如主纜其他地方以包纏鋼絲作為最外層保護。沒有外層的保護,接觸空氣中的水份機會較多,致令主纜外層鏽蝕風險大增。經過多年熱脹冷縮以及風吹雨打,大橋不同部分都或多或少出現損耗情況,亟需維修保養。

防青馬大橋主纜索生鏽
大橋最高點鞍座上的主纜沒有外層保護,接觸空氣中的水份機會較多,致令主纜外層鏽蝕風險大增。

大橋最高點鞍座易出現鏽蝕

青馬大橋上有四個鞍座,現時大橋的管理、營運及保養服務由交通基建管理合約有限公司負責,交通基建管理合約有限公司董事及總經理張富枝表示,過往需要進行維修時,都要委派員工爬上橋塔頂檢查及進行防鏽工作。然而維修通道狹窄,而且在高空進行檢修工作亦具安全風險。香港科技園公司科企恒澤節能有限公司(SustainE)提供智能除濕方案,設計適用於極端環境下使用,預計承受青馬大橋頂部的條件而有效運作。運用可程式邏輯控制器(PLC) 精確動態控制相對濕度水平,以傳感器檢測鞍座的濕度與溫度,系統因應濕度調節,維持內部的濕度。配合物聯網IoT 系統,令工作人員在遠端監控介面,監控即時數據以存取系統狀態和效能指標,遙距監測及控制鞍座橋的空氣濕度及溫度。確保鞍座的理想濕度在百分之六十或以下,便可減少鏽蝕情況出現。

張富枝
交通基建管理合約有限公司董事及總經理張富枝表示,雖然現時已應用智能除濕方案,但仍然委派人手進行維修,不過現時已可大大縮短維修所需時間。

交通基建管理合約有限公司董事及總經理張富枝指出,雖然現時已應用智能除濕方案,但仍然委派人手進行維修,不過現時已可大大縮短維修所需時間。他預計整合物聯網功能蒐集的氣候數據,除了對除濕系統的精確控制外,更可善用數據制定維修方案。恒澤節能有限公司總監董少樂博士表示工程師鑽研空調方案,過往有生產熱泵及HVAC產品。過往除濕方案應用在室內游泳池及體育設施內,其熱回收室內泳池熱泵配備逆循環技術,於冬季可節省能源成本超過六成,曾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獎,現時將技術延展至大學實驗室及青馬大橋之用。董少樂博士表示,現時約有10人的科研團隊在香港,生產基地設於佛山。

世紀互聯採購路由平台

世紀互聯採購路由平台

世紀互聯是中國最大運營商中立互聯網數據中心營運商,與Microsoft有重要合作關係 **數碼轉型** 中國互聯網數據中心營運商商世紀互聯(NASDAQ:VNET)宣佈採用了Juniper分段路由流 …

了解更多
數碼轉型|   大灣區醫療數據空間   促進跨行業數據合作

數碼轉型| 大灣區醫療數據空間 促進跨行業數據合作

(從左至右)香港電子健康聯盟前主席錢國強、香港大學促進公平與福祉的社會基礎設施實驗室(SIEW Lab)主任何深靜教授、中文大學醫院行政總裁馮康醫生、中大創業研究中心主任區玉輝教授、中大數據行政總裁 …

了解更多
環法單車賽科技創新    數碼孿生提昇觀眾體驗

環法單車賽科技創新 數碼孿生提昇觀眾體驗

NTT的3D 追踪器手機應用以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提供各個比賽階段的3D觀賞視角,不過用戶必須為Club TDF會員。 新科技速遞 環法單車賽(Tour de …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