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眾科技展示深港數據驗證平台 首創跨境金融驗證新方案
Table Of Contents
在「金融科技2025」策略推動下——該策略旨在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加速金融科技發展——香港金融科技生態再添關鍵基石。7月28日,金管局主辦的「2025數據峰會」吸引逾800位金融界代表參與,微眾銀行全資子公司微眾科技有限公司於峰會展示其參與營運的深港數據驗證平台(DVP)。平台憑藉區塊鏈及創新的哈希值驗證機制,已為10間機構提供安全高效的跨境數據服務。

首創「零數據傳輸」驗證模式
DVP由金管局、深圳互聯網情報辦等多個機構聯合指導建設,採用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性及可追溯性,透過僅驗證數據摘要資訊(hash value)的創新方式,實現「數據不跨境,驗證可流通」的突破。平台現已接入金融、民生等多個內地權威數據源,支援個人信用報告、企業信貸資訊等20多類文件的跨境驗證,為大灣區居民及企業提供便捷的跨域融資服務。
「DVP的技術底座完全符合香港及內地監管要求,並通過多項安全認證,確保數據安全與可靠性。」微眾科技數字金融總監姚輝亞向金管局總裁余偉文介紹時強調。平台自2024年5月啟用至今,已在企業跨境信貸、融資等場景落地,預計年底前將接入更多數據類型。
大灣區實測數據亮眼
富融銀行企業金融部主管李冠中分享,該行已透過DVP為大灣區中小企香港分支核貸逾1億元,未來將深化應用於跨境貿易融資。「內地企業赴港拓展時,常因信貸資訊隔閡延誤審批,DVP正好解決這個痛點。」
此外,工銀亞洲資料管理部聯席主管宋幼平透露,正準備將平台應用於個人信貸評估,特別是針對「高才通」「優才通」計劃申請人。透過驗證央行個人信用報告,可更精準評估借款人信貸狀況。
雙平台協同推動數碼化
金管局「商業數據通」(CDI)作為金融數據新基建,與DVP的對接已為本地銀行開通跨域數據驗證通道。CDI透過標準化數據接口,可降低銀行與數據源的連接成本;兩者協同後,銀行處理跨域信貸審核的時間成本可縮短40%,資料共享安全性亦提升至國際水平。微眾銀行技術總監周某指出,CDI與DVP的協同作用不僅降低了銀行與數據源的連接成本,還提升了跨域信貸審核的效率和安全性。
此次峰會期間,余偉文特別到訪微眾科技展位,詳細了解DVP與深圳市互聯網交換中心等機構的合作模式。該平台由國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及深圳徵信作為深圳方運營,微眾科技作為香港方營運商,微眾銀行則擔綱技術總設計。
企業數碼轉型新契機
分析認為,DVP的落成意味著大灣區金融基建邁出關鍵一步,為企業數碼轉型提供新契機。香港總商會金融科技委員會主席陳先生表示:「以往跨域信貸審批需時2週以上,現透過DVP最快可縮短至48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