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創新

新科技速遞|   AI加持科學探索   開啟10倍速時代

新科技速遞| AI加持科學探索 開啟10倍速時代

今年推出的AlphaFold3 預測蛋白質數據庫內幾乎所有分子類型複合結構,包括小分子、核酸DNA和RNA、離子等各種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為研究生物分子系統提供了全新視角 [新科技速遞] 剛獲諾貝爾 …

了解更多
醫療創新|  中港大學推醫工結合   臨床醫療助培養人手

醫療創新| 中港大學推醫工結合 臨床醫療助培養人手

理大與中山大學簽署諒解備忘錄,推動醫工交叉教研合作,透過雙學位形式培育醫療人才,包括新一代醫生。 [醫療創新]** ** 特首剛發表的《施政報告》,支持本地大學籌建第三間醫學院,政府隨即成立籌備工作 …

了解更多
醫療創新|   人口老化認知障礙患者急增   科企引入阿爾茲海默症新藥

醫療創新| 人口老化認知障礙患者急增 科企引入阿爾茲海默症新藥

ICB董事局主席鄭淇德醫生:ICB將與醫療機構、專業人士、患者權益組織和監管機構密切合作,確保這一突破性的治療方法能夠迅速、安全和負責任地提供給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需要合格患者。 [醫療創新] 阿 …

了解更多
醫療創新|   RNA研究厚積薄發   三大產業落戶香港

醫療創新| RNA研究厚積薄發 三大產業落戶香港

EDIRN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Christopher W. Kennedy(右)與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EDIRNA將利用Sirnaomics開發的藥物遞送平台開發RNA編輯新藥。 [醫療創 …

了解更多
HealthTech|人工智能| 保柏夥拍本地初創推Blua Health應用程式      AI智能健康評估提醒用戶健康任務

HealthTech|人工智能| 保柏夥拍本地初創推Blua Health應用程式      AI智能健康評估提醒用戶健康任務

(左起) Gofa行政總裁及聯合創辦人鍾繼業、OneDegree副行政總裁周美華、保柏香港客戶體驗數碼轉型及業務增長總監梁韻靈博士、保柏香港技術總監林梓江、保柏香港董事總經理梅康信、保柏香港保險業務 …

了解更多
醫療創新|   耐藥性「超級細菌」肆虐

醫療創新| 耐藥性「超級細菌」肆虐

理大陳聲教授團隊在2017年發現了「超級細菌」,具高抗藥性和高毒力的肺炎克雷伯菌,最近團隊再破解了發病機制和細胞信號傳導通路,提出了新療法降低感染後死亡率。 [醫療創新] 冠狀病毒導致了數年疫情,但 …

了解更多
醫療創新|  破解mRNA疫苗大海撈針   巧借語言處理按圖索驥

醫療創新| 破解mRNA疫苗大海撈針 巧借語言處理按圖索驥

《Nature》正刊發表了百度與合作單位在生物計算領域成果,套用自然語言處理算法到基因計算,11分鐘之內就可找到最穩定的mRNA候選序列。 [醫療創新] COVID-19新冠疫苗研究過程,mRNA或 …

了解更多
國家重視實驗室合作研發   理大控制近視技術突破

國家重視實驗室合作研發 理大控制近視技術突破

(從左至右)理大眼科視光學院教授林小燕教授、視覺科技技術總監梁子文、視覺科技創辦人杜嗣河教授、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志輝教授、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副教授謝欣然博士、理大知識轉移及創業處暫任總 …

了解更多
醫療科技|   跨學術研究落地突破     港產病毒診斷系統臨床 

醫療科技| 跨學術研究落地突破 港產病毒診斷系統臨床 

新發病毒診斷公司與航天神舟生物科技建立戰略夥伴,左一為創始人劉樂庭博士,簽約儀式嘉賓則包括,(左二起)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創新科技署( …

了解更多
醫療創新|   科學園兩夥伴企業硏發抗癌藥   晚期癌症有望轉為慢性病

醫療創新| 科學園兩夥伴企業硏發抗癌藥 晚期癌症有望轉為慢性病

LSCCB總裁支志明教授(前排左)及Invitrocue(香港)總經理張慧儀(前排右)在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女士(後排左)及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後排右)見證下,簽訂一份為期五年的策略性 …

了解更多
城大| CityU|初創|                                        HK Tech 300天使基金宣布首批投資      49初創各獲高達100萬港元

城大| CityU|初創| HK Tech 300天使基金宣布首批投資  49初創各獲高達100萬港元

身兼HK Tech 300執行委員會主席的城大副校長(研究及科技)楊夢甦教授(左四)及城大副校長(行政)及城大企業有限公司常務董事李惠光先生(左三)與其中三隊得到HK Tech 300天使基金的初創 …

了解更多
醫療創新| BioTech|ESG|     醫療保健及可持續發展大熱   本港兩初創在JUMPSTARTER 2022獲勝

醫療創新| BioTech|ESG| 醫療保健及可持續發展大熱 本港兩初創在JUMPSTARTER 2022獲勝

滙豐香港工商金融中小企業主管王海珍(左2)、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執行董事周駱美琪(左3)與優勝隊伍代表Gense Technologies聯合創辦人陳柏衡(左1)及Open Ocean …

了解更多
BioTech|  幹細胞回春研究   推動再生醫療

BioTech| 幹細胞回春研究 推動再生醫療

論文初版刊登在《自然》的網上版,題為「Rolling back of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to an 8-cell embryo-like stage」,參與學 …

了解更多
抗疫科技| FDA批准呼氣檢測儀   三分鐘內檢出Covid-19

抗疫科技| FDA批准呼氣檢測儀 三分鐘內檢出Covid-19

InspectIR檢測儀體積相當大,幾乎相等於一個行李箱,而且必須專業人員在現場操作。(圖片來源:InspectIR) [抗疫科技]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德州一家創初以吸呼檢測新冠 …

了解更多
視覺運算變身智能看護   全天候監察漸凍症病人

視覺運算變身智能看護 全天候監察漸凍症病人

漸凍症病人以商湯AI看護系統守護,無接觸以視覺運算監察病人的表情和其他生理數據,續監測病人的醒/睡狀態,統計病人睡眠時長和醒來次數等。 醫療創新 天才物理學家霍金 (Stephen William …

了解更多
雲運算超級電腦   助研究發現新病毒

雲運算超級電腦 助研究發現新病毒

Sequence Read Archive (SRA), 的以次世代測序的DNA和 RNA數據,覆蓋地球各地多樣化生態系統。 醫療創新 自古人類與病毒共存,地球上的病毒種類,估計總數超過1億。人類也 …

了解更多
微生物組平衡研究日深   益生菌治療呼之欲出

微生物組平衡研究日深 益生菌治療呼之欲出

盧景勳醫生(右)與曾志謙(中)及碩士指導老師徐國榮教授(左)三人合作開拓益生菌業務,將腸道微生物群研究變成治療手段(圖片來源:《中大校友》雜誌)。 醫療創新 以往人類對感染細菌,或者微生物感染,總有 …

了解更多
AI藥物研發加快   英矽智能與復星合作

AI藥物研發加快 英矽智能與復星合作

英矽智能與復星醫藥宣佈達成戰略合作,在全球範圍內共同推進多個靶點的人工智能藥物研發。 醫療創新 去年以融資能力驚人的人工智能的藥物研發公司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與上海復星醫藥 …

了解更多
可携式電子醫療裝置   電子脈衝減輕大腦異常信號

可携式電子醫療裝置 電子脈衝減輕大腦異常信號

Neuropix裝置加上與專屬手機應用程式,能將數據以儀表板形式呈現,令醫療人員及照顧者更易跟進。以日曆形式記錄使用過程,惟每天使用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 醫療創新 港人生活或工作繁忙緊張,抑鬱或焦慮 …

了解更多
首個AI新藥進入臨床   大幅減低開發成本時間

首個AI新藥進入臨床  大幅減低開發成本時間

Insilico Medicine創始人兼CEO Alex Zhavoronkov博士:Insilico Medicine完成新藥發現僅需時18個月,研發投入僅260萬美元。 醫療創新 近年藥物研究 …

了解更多
科學突破對抗疫情   功在眾生實至名歸

科學突破對抗疫情 功在眾生實至名歸

奠定NGS的三位科學家Shankar Balasubramanian(左)、David Klenerman(中)、Pascal Mayer(右),讓人類可快速發現病毒和變種,並製作疫苗。 醫療創新 …

了解更多
藥物洗脫球囊大型臨床    有望取代藥物洗脫支架

藥物洗脫球囊大型臨床  有望取代藥物洗脫支架

SELUTION SLR 在 2020 年 2 月已獲得 CE 標誌批准用於治療周邊動脈疾病,2020 年 5 月再獲得批准用於治療冠狀動脈疾病。 醫療創新 今年較早前,中國中信股份資本控股旗下的私 …

了解更多
人造心臟篩選藥物   攻關治療心臟衰竭

人造心臟篩選藥物 攻關治療心臟衰竭

李登偉教授發明的「微型人類心臟」平台,用於篩選治療心臟衰竭的各種候選藥物(圖片來源: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大學) 醫療創新 本港資助的醫學研究再創佳績,以基因工程成功研製全球首個「立體人類迷你心臟」的 …

了解更多
中國AI初創半分鐘診斷肺炎  歐洲醫院使用應付變種病毒

中國AI初創半分鐘診斷肺炎 歐洲醫院使用應付變種病毒

InferVision的肺炎電腦掃描比較受感染的肺部變化,並且數量化肺部的感染 醫療創新 歐洲新冠肺炎高峰期間,由於檢測新冠肺炎PCR試劑嚴重不足,總部位於北京,由紅杉資本和英諾天使基金投資的AI初 …

了解更多
上班族生活壓力嚴重   自助AI聲音偵測壓力

上班族生活壓力嚴重 自助AI聲音偵測壓力

[caption id=“attachment_16308” align=“alignnone” width=“674”] 保健 …

了解更多
人工智能研新藥治病   初創發現候選化合物

人工智能研新藥治病 初創發現候選化合物

Insilico Medicine宣佈發現針對腎纖維化的臨床前候選化合物,慢性腎病影響全球十分一人口,市場上卻未有適當的治療方案和有效藥物 醫療創新 不少醫療科技正結合人工智能(AI),以加快診斷和 …

了解更多
手提超聲波掃瞄熱賣  走入社區加速診斷

手提超聲波掃瞄熱賣 走入社區加速診斷

[caption id=“attachment_16267” align=“aligncenter” width=“230”] …

了解更多
神奇石墨烯新用途   拍攝細胞電流圖像

神奇石墨烯新用途 拍攝細胞電流圖像

[caption id=“attachment_16071” align=“aligncenter” width=“750”] …

了解更多
智慧T恤配合 5G 技術    遠程預測心臟病發機率

智慧T恤配合 5G 技術 遠程預測心臟病發機率

YouCare已獲認證為醫療級的器械,配合醫學數據科學BSP-Medical的心血管疾病預測演算法,可預測心臟病發機率。 醫療創新 5G支援大量接入物聯網設備,包括了穿戴式傳感器,從人體蒐集數據,以 …

了解更多
初創展示非入侵穿戴   連續監察血糖變化

初創展示非入侵穿戴 連續監察血糖變化

醫療初創Quantum Operation在杜拜的2021年阿拉伯健康展介紹 全球首台非侵入性的血糖監測器 醫療創新 糖尿病人定期監測血糖水平,每日需要「篤手指」檢驗;但血糖指數往往因生常習慣和飲食 …

了解更多
多功能探針監察柏金遜症  標靶治療助抑制病情

多功能探針監察柏金遜症 標靶治療助抑制病情

(左起)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容永豪教授、李怡博士及柯亞教授。 **醫療創新** 一般常誤以為,柏金遜症只會發生年長人士上,其實不然。電影《回到未來》男主角米高霍士(Michael J. Fox), …

了解更多
醫療機械人普銳醫療   超級算力研發AI手術

醫療機械人普銳醫療 超級算力研發AI手術

[caption id=“attachment_15646” align=“alignnone” width=“800”] 普銳 …

了解更多
發展次世代定序培訓   SPACE與行動基因合作

發展次世代定序培訓 SPACE與行動基因合作

[caption id=“attachment_15612” align=“aligncenter” width=“746”] …

了解更多
SAS人工智能實時分析洗腎數據 預測心臟衰竭風險計算最佳體重

SAS人工智能實時分析洗腎數據 預測心臟衰竭風險計算最佳體重

現代人「糖尿病」不能有效控制,導致接受洗腎治療的病人增加,當中5成最後會因為心衰竭而死亡,當中以心臟衰竭為主要死因。 醫療創新 去年,台灣洗腎人數衝破了9.2萬人,全球以人口密度計,最多人要洗腎的地 …

了解更多
基因檢測突飛猛進   腸道菌成醫療靶標

基因檢測突飛猛進 腸道菌成醫療靶標

香港腸道微生物組學會代表盧景勳醫生介紹了超過300人的社區研究的完整結果,6成至9成屬於亞健康群組的參加者,徵狀分數改善程度至少達三成以上 醫療創新 近年基因檢測和定序技術進步,成本下降,腸道微生物 …

了解更多
基因測序成本下降   罕見遺傳病現救星

基因測序成本下降 罕見遺傳病現救星

[caption id=“attachment_15093” align=“aligncenter” width=“810”] …

了解更多
成像控制集群機械人   介入放射治療新手段

成像控制集群機械人 介入放射治療新手段

張立教授領導中大研究團隊,微型機械人應用於轉化醫學中,運送藥物到身體指定的深入部位,達致針對性的治療。 醫療創新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張立教授領導研究團隊,宣佈掌握控制及追 …

了解更多
柔性內窺鏡機械人   開發成功進入應用

柔性內窺鏡機械人 開發成功進入應用

普銳醫療主席兼創辦人楊廣中教授:普銳醫療推出的智能內窺鏡系統,推動手術機械人未來發展。 醫療創新 本港引入微創手術已久;既可縮短病人住院時間,亦加快病人復元,不少微創均利用了內窺鏡。 本港有創科開發 …

了解更多
生物科技學生透過實習取經

生物科技學生透過實習取經

[caption id=“attachment_14841” align=“alignleft” width=“239”] 香港 …

了解更多
人造心測試新冠藥物   羥氯喹傷心無療效

人造心測試新冠藥物 羥氯喹傷心無療效

Medera 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李登偉教授研發的人造心臟對於測試藥物副作用,尤其是引致心臟毒性的機理,具重大意義。(圖片來源:香港大學) 醫療創新 Medera 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李登偉教授以基 …

了解更多
大灣區推醫療融合   多項議題極待解決

大灣區推醫療融合 多項議題極待解決

在「大灣區疫後醫學新世代研討會」上,多位醫療專家介紹兩地融合的趨勢。 醫療創新 近年不少港人在大灣區生活,香港醫療技術與大灣區醫療體系發展互融,為港人和當地市民服務,相信是必然趨勢。上星期「大灣區疫 …

了解更多
接種疫苗全程數碼化   追蹤疫苗耗用方便追蹤

接種疫苗全程數碼化 追蹤疫苗耗用方便追蹤

[caption id=“attachment_14593” align=“aligncenter” width=“406”] …

了解更多
堵截醫療物聯網攻擊   機器學習建數學模式

堵截醫療物聯網攻擊 機器學習建數學模式

PAN物聯網方案通過機器學習,即使是設備和威脅從未出現,亦可數學模型發現和防止潛在威脅。 醫療創新 較早前香港零售業受到勒索病毒攻擊,2019年全球醫療行業受網絡攻擊,估計損失高達250億美元,黑客 …

了解更多
NR改善非酒精脂肪肝   肝發炎指數顯著下降

NR改善非酒精脂肪肝 肝發炎指數顯著下降

Charles Brenner為NAD+諾加因子研究權威,2004年發現了nicotinamide riboside (NR)可補充細胞中的NAD,並推出TRU NIAGEN (樂加欣)。 …

了解更多
先進療法生產設施啟用   拓展藥物研發再生醫學

先進療法生產設施啟用 拓展藥物研發再生醫學

(左至右)Medera Biopharmaceutical 首席營運總監陳詠欣博士、首席醫療總監(GMP)陳志峰教授、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李登偉教授及GMP …

了解更多
阿斯利康夥科技園   培育治療癌症初創

阿斯利康夥科技園 培育治療癌症初創

阿斯利康藥廠香港及澳門總經理Mr. Gwenael Meneux:癌症是全球健康威脅,期望營造充滿活力醫療生態系統,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和提升生活質素。 醫療創新 英國阿斯利康藥廠(阿斯利康)是 …

了解更多
腸道微生物研究大熱   精凖醫療可預防惡疾

腸道微生物研究大熱 精凖醫療可預防惡疾

盧景勳醫生公佈香港腸道微生物組學會調查結果 **醫療創新** 自香港交易所推出上市規則的第18A章,容許未盈利生物科技醫藥上市,2020年上市集資額達到975億港元,並加快了市場上多項生物研究,香港 …

了解更多
糖尿病變肆虐全球   無創穿戴應運而生

糖尿病變肆虐全球 無創穿戴應運而生

香港舒糖訊息科技開發的穿戴式Glutrac睿糖血糖監測儀,以無創技術連接監測血糖水平。 醫療創新 糖尿病已是全球公共衛生最大威脅,血糖過高導致眼、腎、血管等組織器官慢性進行性病變、功能減退及衰竭,引 …

了解更多
虛擬實境治療精神健康   研究社交距離措施影響

虛擬實境治療精神健康 研究社交距離措施影響

中大於2019年與AXA安盛及Oxford VR合作推行「Yes I can」計畫,為受社交迴避行為困擾的人士帶來嶄新的治療選擇。 醫療創新 香港每七位成年人,就有一位患上常見精神健康問題,例如焦慮 …

了解更多
AI腦波診斷認知障礙   近紅外線LED治療救星

AI腦波診斷認知障礙 近紅外線LED治療救星

iMediSync開發以雲端AI早期診斷以及近紅外線LED治療工具iSyncWave 醫療創新 自從量化腦波(Quantitative EEG,qEEG)技術出現後,透過腦波尋找生物標誌物(Bio …

了解更多
平安好醫生攜手三甲醫院    廣州市民網上問診配藥

平安好醫生攜手三甲醫院  廣州市民網上問診配藥

[**醫療創新**BiologicalTechnology] [GoodDoctor] [1833][pagd.net] [caption id="attachment_14147" …

了解更多
科技園建立生物樣本庫   生物醫學信息共享平台

科技園建立生物樣本庫 生物醫學信息共享平台

科技園生物樣本庫透過從學術及商業機構收集的高質量樣本,建立成一個儲存及共享平台,旨在促進生物科技研發及商品化。 醫療創新 全球的醫療正邁向數碼化,以大量數據才加快研究,並尋找醫療方式;開發生物醫學最 …

了解更多
雙軌檢測滴水不漏   樣本處理提高凖確

雙軌檢測滴水不漏 樣本處理提高凖確

創辦人招彥燾:檢測樣本所含的有效對像物質極少,樣本處理就發揮作用,以提高下游檢測凖確度,最近技術也應用在武漢金銀潭醫院 醫療創新 大對付新冠肺炎的各種手段,檢測延誤令病人逝世,不少人要排隊檢測,另外 …

了解更多
人工智能加持醫藥  港初創開發多項應用

人工智能加持醫藥 港初創開發多項應用

輸入不同個人數據以Young.AI應用從容貌、血液、活動、心理狀態,判斷生理和心理的年齡 醫療創新 人工智能(AI)在醫療和對抗衰老等,現代不少生物研究集中在發現生物標誌(BioMarker),以及 …

了解更多
以生物標誌管理長壽 研衰老時鐘開發藥物

以生物標誌管理長壽 研衰老時鐘開發藥物

**[醫療創新][Deep Longevity] [Insilico Medicine]** 英科智能及Deep Longevity行政總裁扎沃洛科夫(Alex Zhavoronkov):Deep …

了解更多